生鮮電商早已不是新概念,早在2005年,創業者們就率先嘗試,將消費者在農貿市場“賣菜”這一日常生活場景的傳統途徑轉移到線上,結果在品控、配送、儲存等問題上陷入困局。
2018年底開始,越來越多的生鮮電商資金鏈發生斷裂,錢燒完了卻拿不到新的融資,只能黯然離場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8-2019年倒閉的生鮮電商有36家,如果算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公司就更多了。因此這個時期也被人稱為“生鮮寒冬”。
生鮮電商賽道上已然“橫尸遍野”
2020年初,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只能宅在家中,出門采購的次數大幅減少。如同2003年的非典推動了電商一般,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生鮮電商“枯木逢春”。許多互聯網公司進入生鮮電商行業,更多的目光集中在線下的流量入口,希望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,形成規模化經營。但事實是,規?;澈笏摀目偛砍杀?,包括人力、租金、供應鏈等,并沒有被單店的利潤覆蓋。發展到現在,各家的盈利壓力仍然很大。千億市場的繁榮表象的背后,是其殘酷的。有關數據表明,生鮮電商創業者中只有1%的玩家實現盈利,88%是虧損,7%是巨額虧損;不夸張地說,生鮮電商賽道上,“橫尸遍野?!?/span>
資本輸血也挽救不了生鮮電商的命
燒錢已經成為生鮮電商的代名詞,純靠資本輸血的運營模式是導致其后崩盤的主要原因。其中典型的案例莫過于近日已經申請破產的國內家生鮮電商“易果生鮮”。
在7輪融資近60億元后,由于斷了“血液”,便轟然倒塌。不難發現,眾多生鮮電商拉新、引流量的主要方式都是各種如出一轍。這種“燒錢”模式運用在市場推廣期原本沒有問題,既能以快的速度搶占市場,又能以快速度達到宣傳效果,但用到了追求品質、會薅羊毛的消費者身上,結果就完全不同了。
您好,歡迎蒞臨佰鮮制冷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